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,可以磨砺心志。你会见识各种奇葩难题,层出不穷——拖着不理睬、答非所问等等。这次讲一个辛集环保局如何“心机”的故事。
辛集市的皮革产业历史悠久。制革废水对地表、地下水也带来严重污染,成为当地痼疾。在这个距离北京仅300多公里的小城,河流黑臭,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地下水早已污染,有的村民不得不买水喝。
因此,我们的伙伴机构——绿行太行一直很关注辛集制革业的废水处理问题。他们发现,辛集市水处理中心COD、氨氮的自动监控数据经常持续超标,于是在2016年5月25日,向辛集市环保局举报此事。
一个月后,辛集市环保局回复称:经过现场检查,发现存在污水处理中心水质超标、皮革工业区企业污水处理厂超标的违法问题,已经责令制革工业区企业、污水处理厂停产整改。
绿行太行的小伙伴对如此认真的回复态度很满意,还在评价中,给了满分5颗星。但问题是,污水处理厂停产整改,绝非小事。如果污水厂停了,园区里还有80多家企业。也要跟着停产吗?
于是他们向辛集环保局申请公开停产整改的行政处罚文件,以及具体落实情况,想知道,这么大一个事儿,是怎么落实的。
但是得到的回复却是,上述内容已经在网站“政策法规专栏”行政处罚子目录公开,让申请人自行查找。
这其实是一招闭门羹。我们经常遇到这种回复,说网站上有,你自己去查吧。其实根本就查不到。
无奈之下,绿行太行向河北省环保厅提起行政复议。省厅要求辛集环保局做出有效答复,辛集环保局在11月17日重新做出答复,称“我局高度重视,尽快给申请人一个满意的答复,履行省环保厅的行政复议决定。”
不过这次的答复,却让人大跌眼镜。答复书中这样写——
“我市制革工业区企业今年以来,没有因为水质超标而停产整改的,也就不存在停产整改企业对行政处罚的落实情况。”
难怪网站上查不到,因为压根就没有停产整改这回事儿。那么问题来了:
第一,为什么辛集市环保局之前要在举报平台上,欺骗绿行太行说已经责令企业停产整改了呢?
第二,明知道这个信息不存在,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回复的时候,就明确告知,而是说网站上有,让人家自己去网站上找呢?
如此执法。欺上瞒下。
翻来覆去,从5月份举报,到最后搞清楚怎么回事,已经是11月下旬。半年过去了。普通人哪有精力这么打破砂锅呢?
绿行太行的小伙伴告诉我,有的环保局在回复举报的时候,内容详尽、言辞恳切,你看了之后忍不住要为他们叫好,再给个满分五颗星。
然而如果你有心,过几天再去看,会发现,环保局的人自己又把评论修改了,变成寥寥数语,这样网上就不会留下足够多的证据。大雪无痕。
河北环境如此糟糕。我上周末回石家庄,雾霾又爆表,一看手机,全国371个城市排名,石家庄名列第371名。这样的日子,河北人民早就习惯了。中央高度重视河北的污染问题,这一年来,又是督察组入驻、又是利剑斩污行动,光看新闻,真是心疼河北环保部门的同仁,夙兴夜寐、加班加点地工作。原来有的环保局,加班的一部分精力,都用于智斗公民、修改举报平台内容了。
11月的答复中,辛集市环保局附上了今年5月下达的一份“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”的复印件,大致内容是,我局接到12369举报,发现你单位超标排污,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》,责令你单位采取措施,限期改正违法行为。
也就是说,虽然辛集环保局没有真的让他们停产整改,但还是打了声招呼,让污水处理厂限期改正的(让我们相信这次环保局没说假话)。
结果呢。2016年11月9日至12月8日,在线监测数据显示,30天内,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有28天COD超标排放。事实上,该水处理中心前科累累,早在2014年的河北省环保专项行动中,就因污水排放长期超标而被立案处罚。
今天看来,就算做了处罚,也没什么用。
0
推荐